首页
点餐
购物车
会员中心
导航项
全站
人物
人物
杨文华
在滇西北的苍山洱海间,传颂着一位白族革命者的传奇人生。他从剑川古城的青石板路上走来,用一生践行着 “以天下为己任” 的誓言。这位名叫杨文华(又名沙克)的共产党人,将热血与忠诚镌刻在云岭大地的山河之间,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信仰与担当。苦难淬炼的革命火种1925 年,杨文华出生于剑川县金华镇西营盘巷的一个贫寒家庭。父亲双目失明,全家仅靠母亲张福桃种田、卖凉粉艰难度日。童年的他常常目睹母亲天未...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张贡臣
张贡臣(1924~1981),白族,出生于剑川甸南西中。他的一生,始终与云南的革命浪潮、建设征程紧密相连,是一位用信念坚守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的共产党员,为当地革命事业发展、教育普及与高等林业教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投身革命:在烽火中追寻真理与担当中学时期,张贡臣便在中國共產党的进步思想影响下,萌发了对革命真理的向往。他敏锐感知时代脉搏,主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早早在心中播下了为人民解放事业...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葆焜
在剑川的苍洱之间,白族人民世代传承着 "家不避贫富,人不分贵贱,皆以求学进取为尚" 的文化基因。1924 年,这片文风鼎盛的土地孕育了一位后来影响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先驱 —— 杨葆焜。他的一生如剑川古柏般苍劲挺拔,以教育家的深邃、改革者的胆识和赤子的情怀,在教育园地与参政舞台上留下了不朽足迹。杏坛深耕 育栋培梁1949 年金秋,刚从华中大学毕业的杨葆焜怀揣教育理想,考入中原大学研究生班深造...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苏峙鑫
苏峙鑫(1923~1991),云南剑川金华南门忠义巷人,白族,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核科学领域的优秀专家,更是国家核工业初创时期的首批创业者、中国放射性同位素研究与生产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始终与祖国核科技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坚定的报国信念,在放射化学领域书写了不朽篇章。早年求索:从滇西学子到革命追随者苏峙鑫的求学之路,始于故乡剑川金华的小学课堂。19...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赵衍荪
赵衍荪(1922~1993),白族,生于云南剑川金华南门,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白族文化研究专家。他的一生,始终与白族语言文字的抢救、研究与传承紧密相连,既满怀爱国热忱投身民族解放事业,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为民族文化留存宝贵财富,堪称 “白语研究的奠基人” 与 “民族文化的守护者”。早年熏陶:家学渊源与成长底色赵衍荪的学术启蒙,始于家庭的浸润。他早年随祖父 —— 近代白族文化名人赵式铭、父...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王以中
王以中(1921~1994),出生于剑川金华北门街,是一位植根云南大地、奉献革命与建设事业的白族优秀干部。他的一生,始终与国家救亡图存、民族独立解放及边疆发展建设紧密相连,以坚定的信仰、无畏的担当和无私的奉献,在滇云大地上书写了动人的革命篇章。投身救亡:在信仰指引下启航抗战初期,年轻的王以中远赴昆明求学。彼时,国家危难当头,在中国共产党进步思想的感召下,他毅然挣脱封建礼教的桎梏与封建家庭的束...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欧根
在云南近现代革命史上,有一位白族儿女始终以赤诚之心追随党,在抗日救亡、地下斗争、武装起义、政权建设与民族工作的征程中留下了坚实足迹。他就是欧根(1918~1983),原名欧阳根厚,小名燕元,字德荫,笔名沙袋,剑川金华南门街人。他的一生,是为云南人民解放与发展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对党忠诚、坚韧不拔的一生。青年觉醒:投身抗日救亡洪流1936 年秋,怀揣求知与报国理想的欧根考入云南大学附属中学高...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苏竞存
苏竞存(1915~1994),白族,云南剑川金华南门人,我国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的一生,始终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从少年时的体育爱好者,到深耕体育教育领域的学者与管理者,用毕生精力为我国学校体育体系构建、体育学科建设与体育文化传承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早年砥砺:体育启蒙与学术奠基苏竞存的体育情怀,早在少年时期便已萌芽。他自幼热爱各类体育活动,对运动的热情与天赋...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绩昭
墓碑上 "心系长江水,魂伴华山松" 的对联,恰如白族水文学家杨绩昭(1912~1993)一生的隐喻。这位从云南剑川走出的学者,将毕生心血倾注于长江水文事业,用精准的观测数据和严谨的科学分析,为共和国的水利工程筑牢了根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的评价 "为祖国的建设和长江水文水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正是他 81 载人生的生动注脚。烽火淬炼的水利初心1912 年,杨绩昭诞生于剑川金...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亚宁
杨亚宁(1912~1981)名鼎照,白族,1912 年生于剑川金华东门。他自幼身处困顿之家,却对读书抱有极深的执念 —— 求知时必求甚解,遇疑难从不自馁,即便自学中碰到困惑,也会跑到街心拦路向路人请教,非要把问题弄明白才肯罢休。这份 “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钻劲,为他日后的学识积累埋下了伏笔。1931 年,杨亚宁高小毕业,为谋生计远赴昆明,进入双塔中学做杂役。每日里,他既要打理杂务、扫地烧水,...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李岳嵩
李岳嵩(1911~1987),原名杨岳嵩,又名李锡功,白族,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甸南江尾河村一个贫寒家庭。早年的艰辛生活,不仅让他深知民生疾苦,更磨砺出他刚直不阿、坚守原则的可贵品格,这一性格底色,贯穿了他为革命事业和人民福祉奋斗的一生。青年时期的李岳嵩,便怀揣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进步的向往。在丽江县立第三中学高中就读时,他因不满学校当局推行的专制教育,毅然参与学生抗议活动,最终被校方开除。尽管...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张明德
在白族文化的璀璨星空中,张明德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白族音乐的执着热爱,成为了白族人民心中永恒的 “白曲大爹”“三弦伯伯”。张明德,1900 年出生于剑川东岭斑洞河村。家境的贫寒让他早早地告别了校园,年仅十岁便不得不辍学回家,承担起放猪、学木工、盘田等繁重的劳动。青年时期,为了躲避国民党的兵役,他又不得不离乡背井,过上了四处流浪的生活。然而,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让他对生活...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受之
在滇西北的群山之间,白族学者杨受之(1900~1968)以四十载教学生涯,在动荡年代点燃了边疆教育的火种。这位原名杨天祜的剑川子弟,用生命践行着 "经师与人师并重" 的教育理想,其生平恰如一部浓缩的滇西近代教育发展史。启蒙岁月与学术求索1900 年,杨受之出生于剑川金华东门街的白族家庭。这片被称为 "文献名邦" 的土地,自古便有重教兴文的传统。1912 年,他踏入剑川金华高等小学,开启了求学...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苏民生
苏民生(1896~1988),这位镌刻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与教育史上的白族学者,以多重身份在艺苑留下了深刻足迹。他原名廷桢,文名苏霖,号澜沧子、金沙、老君山人,籍贯为云南剑川城南门忠义巷,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集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于一身,其生平与成就被载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为后世留下了清晰的学术剪影。辗转求索:从西南一隅到东瀛学苑苏民生的求学之路,自年少时便充满了跨地域的探索色彩。7 岁时...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萃贤
1960年6月的滇东北山区,一场突如其来的水渠塌方将一位 64 岁工程师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大关县的悬崖峭壁间。当人们在乱石堆中找到杨萃贤时,他紧握的测绘仪里还留存着未完成的曲靖至昭通公路图纸。三十多年前,这位从剑川山区走出的白族青年,曾在石鼓江边的悬岩上挥毫刻下 "征服自然" 四个大字,如今这四个字成了他用生命践行的誓言。从棉纸抄书的寒门学子到云南公路建设的开拓者,杨萃贤用双脚丈量云岭大地,用...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李家瑞
李家瑞(1895—1975),字辑五,白族,云南剑川甸南天马村人,中国现代民俗学与考古学的开拓者,被誉为 “云南考古事业奠基人” 和 “中国俗曲研究第一人”。他一生跨越学术与教育两大领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拓荒精神,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和云南地方文化保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寒门学子的学术逆袭出身贫寒的李家瑞,1920 年毕业于昆明二部师范,后任教于嵩明高等小学。1922 年,他放弃南京东南大...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王举才
王举才是白族,1892年出生在剑川甸南西中村,他从小就没了父母,日子过得很艰难。少年时,王举才去耿马做木工来维持生计,后来又流落到麻栗坝,给土司赶马。1934 年,全家回到剑川,生活依旧贫困。好在西中父老允许他在明岭山箐开荒,还让他负责护林。当时明岭山已经被砍得光秃秃的了,王举才接过护林的任务后,带着全家日夜巡逻,一点情面都不讲,终于把乱砍滥伐的风气给止住了。他还带着家人不断造林,过了几年,...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曹恒钧
曹恒钧(1889~1948),字子肩(亦作仔肩),排行第五,出身于剑川城文照街一个贫苦的白族家庭。这位横跨清末至民国的滇籍英才,以精湛的测绘技艺奠基云南近代测绘事业,以深厚的学识耕耘数学教育园地,更以务实的担当与炽热的情怀,在地方建设与民族救亡的浪潮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早年治学: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曹恒钧的早年成长,离不开名师的指引与自身的勤勉。幼年时,他便拜入赵式铭门下研习学问,在传统经史的浸...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赵宗瀚
在近代云南历史的壮阔画卷中,赵宗瀚以其 "宁厚勿薄,宁方勿圆" 的处世之道与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精神追求,书写了一位白族儒臣的典范人生。这位赵藩次子、剑川白族子弟,从滇西小城走出,在清末民初的风云变幻中,将家训传承与时代使命完美融合,成为龙云治滇时期不可或缺的 "智囊" 与 "腹心"。家风浸润 书香筑基1889 年,赵宗瀚出生于剑川金华的白族书香世家,祖父赵联元留下的 "宁厚勿薄,宁...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赵螽象
赵螽象,字子昌,白族,剑川城南门街人。光绪三十年(1904 年),他参加州童子试,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二;然赴府试时,因答卷 “语多不轨” 触怒主考,最终落第。此次经历让他看清旧式科举的局限,转而潜心研读《格物》《名学》《几何原理》等新式典籍。他敏锐洞察到,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病根在于民众愚昧与贫穷,而挽救危局的根本之道,在于发展科学文化、学习外国先进工艺、兴办实业 —— 这一认知,成为他此后半生...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益谦
杨益谦(1882~1940),字竹君,自号退庵,是来自云南剑川巩北营头村的白族志士。他的一生,交织着文人的儒雅与武将的刚毅,始终以“公忠为国”为信条,在近代中国的动荡岁月中,书写了一段充满家国情怀的传奇。寒门学子的初心:家风滋养爱国魂杨益谦幼时家境贫寒,却在父亲杨瀚新的“庭训”中埋下了勤学向善的种子。父亲离世后,他进城拜入张嘉乐门下求学,始终坚守“刻苦自励,潜心攻读”的准则,不为外界纷扰所动...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何云
剑川奇才,初露商道锋芒何云,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字凤池,号步青,乃云南剑川金华西营盘的白族子弟。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年纪轻轻便已颇通文墨,在当地学子中崭露头角。然而,何云并未止步于圣贤书的世界。剑川之地,彼时多山贫瘠,百姓生活困苦,他敏锐地察觉到,仅靠农耕与科举,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年少时,他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商业天赋,与人交易时守信重义,深得乡邻信任...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盘龙祖师
段圭的早年岁月与佛缘初萌盘龙祖师俗名段圭,生于剑川治北建墩村(今斑洞河村)。幼年丧母的他,在父亲严苛却饱含期许的教导下,不仅积累了渊博学识,更养成了敦厚守信、乐善睦邻的品性。彼时的大理国素有“妙香佛国” 之称,佛教氛围浓厚,加之段氏家族中段思荣等先辈避位为僧的典故流传,年少的段圭心中悄然埋下修行的种子。他一边在村中后山洞潜心研读佛经,一边恪守孝道照料老父,还时常以佛法教化乡邻,其德...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杨栋朝
杨栋朝(约 1590~1640),字梦苍,乃是白族中的杰出英才,籍贯为剑川县城旧寨巷。他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与勤勉,在学业上刻苦钻研,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与天赋,于明万历癸丑年(1613)成功考取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初入官场的杨栋朝,凭借着出色的能力与正直的品行,一路稳步前行,最终官至礼部给事中。在任职期间,他始终秉持着为百姓谋福祉、为朝廷尽忠职守的信念,...
0
那墨研创
2025/09/22
人物
周钟岳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白族,生于剑川金华忠义巷的贫寒之家,自幼便以刻苦自励闻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他参加癸卯科乡试,一举夺得第一名,获 “解元” 称号,展露出众才华。1904 年,周钟岳远赴日本求学,先入弘文学院修习师范,次年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政。在日期间,他深耕学术与译介工作,汇编《师范丛编》10 卷,辑译松村介石所著《中国教育制度变迁通...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王水成
葱岁月:在教诲中成长的少年1957 年 9 月,王水成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东岭乡三河村,是一名地道的白族子弟。自幼时起,父母的言传身教与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为他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从踏入小学校门到初中毕业,王水成始终在学业上名列前茅,凭借优异的成绩和负责任的态度,连续多年被推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在校园里,他积极向上,先后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共青团员,在青涩的岁月里,已然展现出远超同...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张再谨
张再谨,字悫诚、定生,晚号四香斋居士,1841 年出生于云南省剑川县,是清代一位极具才华的画家。他的一生,虽历经坎坷,却在艺术的道路上绽放出了璀璨的光芒。张再谨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张复吉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曾任河北正定县令。然而,命运对他十分残酷,3 岁时,他便失去了父亲,母亲李氏带着年幼的张再谨及胞兄再洛返回剑川老家。李氏知书达理,熟悉唐诗、朱注《四书》,在张再谨兄弟小时候...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张伯简
在中华民族挣脱枷锁、追寻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以热血为墨、以生命为纸,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革命赞歌。张伯简(1898~1926),这位白族第一代共产党员,虽生命定格在 28 岁的青春年华,却在理论探索、革命实践与青年引领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事业中当之无愧的忠实践行者,更是白族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骄傲。早年觉醒:于动荡岁月中锚定救国方向张伯简,名庚喜,别名红...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张海秋
在近代中国林业科学与教育的开拓史上,白族学者张海秋的名字镌刻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以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为人生圭臬,在林学研究、林业教育、语言考据等多个领域躬身耕耘近半个世纪,既是中国现代林业教育的先驱者,也是云南高等林业教育的奠基人,更以深厚的国学功底在民族语言研究领域留下了独到见解,堪称近代学界少有的 “通才” 型学者。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与职业起点1891 年(推算,据 ...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张纪域
在20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少数民族知识分子以独特的身份参与历史进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白族学者张纪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将民主理想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多党合作制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位来自云南剑川的志士,用一生践行着 "教育救国、民主兴邦" 的信念,其 73 年的人生轨迹恰与中国现代民主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青春立志:民主火种的播撒者1921 年,张纪域出生于云南...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赵藩
赵藩,字樾村,一字介庵,别号蝯仙,晚年自号 “石禅老人”,于清咸丰元年(1851)农历正月初七日出生在云南省剑川县向湖村的一个白族农家。他自幼聪慧好学,乙亥年(1875)中举,从此踏上了仕途。仕途经历与爱国情怀赵藩在清朝政府为官多年,曾担任四川酉阳直隶州州牧、四川省盐茶道、永宁道、臬台、滇黔官运局总办、二品衔分巡使等职。尽管身处官场,但他同情百姓疾苦,痛恨清朝政府的腐败,同时具有强烈的爱国情...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杨苏
杨苏,1927 年出生,云南剑川人,白族,中共党员,高中毕业。他的一生横跨革命斗争与文学创作两大领域,在滇西大地留下了深刻的人生印记。投身革命:驰骋滇西的斗争岁月早年的杨苏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在滇西的革命浪潮中担任多项重要职务。他先后任中共罗惠特区党委副书记、云南滇西人民自卫军一支队政委、中共滇西二委委员,始终扎根民族杂居的边疆地区,为凝聚革命力量、开展抗日反蒋工作奠定基础。此后,他担任解放军...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欧小牧
欧小牧(1913~2005),白族,云南剑川人,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他的一生与云南的地域文化深度绑定,以近一个世纪的生命跨度,在新闻、行政与文学领域持续耕耘,用多元的创作笔触,为云南民族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宝库留下了丰富遗产。岁月深耕:从实务到文学的积淀1931 年起,欧小牧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探索,先后在云南省报社担任记者、在地方民政机关任职干事与干部。这段基层实务经历,让他得以深入观察云南的社会...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杨德举
杨德举,别名杨艺,身为白族,籍贯云南剑川,是我国擅长中国画的优秀艺术家。1958年,杨德举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与教育事业筑牢了根基。毕业后,他投身美术教育领域,先后在云南大理师范、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一中任教,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获评副教授职称。在执教过程中,他不仅向学生传授扎实的美术知识与技法,更以对艺术的热忱感染着后辈,为地方美术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在中...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李瑾
李瑾,白族,生于1933年4月,云南剑川县人, 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七支队政工处政工队队长、政卫队指导员,维西县委民族工作队队长,维西县塔城区区长、区委书记,维西县委委员,省政治学校组织科科长,省委-部秘书干事,省民族学院干训部党总支副书记,省委宣传部干部,省委-部办公室副主任、港澳台工作处处长、副部长、省委对台办主任,省委民族工作部部长...
0
2024/08/20
人物
张子斋
寒门砺锋:剑川少年的文骨初成剑川金华旧寨的青石板路,曾印着一位白族少年的足迹。他名应蛟,字子斋,1912 年生于清贫之家 —— 父亲早逝的阴霾里,母亲以孀居之身独撑门户,将他抚养成人。寒门风霜未磨去聪慧,反倒让他早早显露出过人禀赋:未进学堂时,听邻居孩童诵诗便能过耳成诵;稍长入舅父段用纯的私塾,成绩始终冠绝同辈。因家境窘迫,他难赴他乡深造,便以书为友,昼夜钻研古诗文词,还邀同好组建诗社。平仄...
0
那墨研创
2024/08/20
人物
欧阳坚
欧阳坚,白族,1957年生,云南剑川人。经济学硕士。1974年下乡,1977年在云南省电影制片厂工作,1978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经济系,1982年在云南省社科院工作,历任东南亚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支部书记兼所长助理、院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其间攻读在职研究生,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到云南省计委工作,历任综合处副处长、规划政策处处长、主任助理、副主任等职,2003年1月任丽江市委书记。2004...
0
2024/08/20
人物
杨郁生
杨郁生 (1946.7—)白族,云南剑川人。擅长版画。毕业于大理卫生学校。后调文化馆从艺。早年从事连环画创作。作品组画《神话与科学》入选全国美展及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当代版画展》并分别由中国美术馆、日本国森林美术馆收藏。《雕花门》参加日本举办的云南版画展及民族百花奖美展并获铜奖。发表论文《激怒的慈悲》、《南诏服 饰研究》、《剑川石窟艺术断想》、《试论担当美学思想》、《白斋画谈》等。
0
2024/08/20
人物
何可及
何可及(1584-1658),字允升,号若溪,剑川治城"三家村"(今金华西门街)人,出身寒微。可及天资敏慧,苦志笃学,博识多才。青年时代决意仕途,颇以文才自负,尝以"何人不中何人中,不中何人中何人"为句,舒发自己奋发向上,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足称明代以来剑川一介有理想、有胆识的白族青年。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何可及,乙卯科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再登已未进士,初授河南涉县,有惠...
0
2024/08/20
人物
张时宜
张时宜,1502—1577,明云南剑川人,字仲衡,号东山。太学生。除崇宁州学正,仕终建昌府学教授。有《东山诗草》。
0
2024/08/20
1 / 1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