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贡臣

那墨研创
2025-09-22
来源:那墨研创

张贡臣(1924~1981),白族,出生于剑川甸南西中。他的一生,始终与云南的革命浪潮、建设征程紧密相连,是一位用信念坚守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的共产党员,为当地革命事业发展、教育普及与高等林业教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投身革命:在烽火中追寻真理与担当

中学时期,张贡臣便在中國共產党的进步思想影响下,萌发了对革命真理的向往。他敏锐感知时代脉搏,主动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早早在心中播下了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种子。

1946 年,全国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张贡臣前往昆明,加入新民主主义者联盟,正式投身革命活动。在昆明的这段岁月里,他积极参与组织发动群众、传播进步思想的工作,在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跟着党干革命的决心。

1947 年,为配合党组织在滇西开展斗争,张贡臣主动从昆明返回故乡剑川。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以西湖地区为据点,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一边向乡亲们宣讲革命道理,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本质,一边秘密建立和发展党的地下组织。彼时的斗争环境艰险复杂,他时常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工作,却始终毫无畏惧。1948 年,经组织考察,张贡臣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以更坚定的姿态扛起革命责任,先后担任中共西湖区委委员、区委书记、区人民政务委员会主任、剑川县委委员等职。

1949 年,剑川 “四二” 武装起义爆发,张贡臣积极投身其中。在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七支队作战、推进民主政权建设、巩固和扩大农村游击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无论是传递情报、组织物资支援,还是发动群众配合部队行动,都坚决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无畏。

建设时期:在岗位上践行使命与奉献

1949 年 12 月云南和平起义后,新中国建设的号角吹响。张贡臣迅速转入地方建设工作,在不同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他先后担任鹤庆县税务局局长、云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等职,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扎根岗位、恪尽职守。

在云南省教育厅工作的较长时期里,张贡臣将精力集中在云南教育事业发展上。他深入调研各地教育现状,积极推动教育资源普及,为改善当地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奔走忙碌,把青春与热情都倾注在了让更多云南群众接受教育的事业中,为云南基础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张贡臣调任云南林学院(后更名为西南林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面对发展高等林业教育的新任务,他主动学习林业领域知识,结合云南林业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探索林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搭建和教学体系完善付出了大量心血。

逆境坚守:在考验中永葆信仰与初心

十年动乱期间,张贡臣遭受了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即便身处逆境,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党的忠诚,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在艰难处境中,他坚守党性原则,不顾个人安危,竭尽全力保护身边的同志,避免他们受到更大伤害。这种在重压下不弯腰、在困境中不退缩的精神,正是他对信仰最深刻的诠释。

拨乱反正:在新征程中续写担当与作为

粉碎 “四人帮” 后,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贡臣以饱满的热情重新投入工作,坚决拥护并积极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工作中,他主动承担起恢复教育秩序的重任,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教育事业重回正轨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他全力投入到北京林学院的恢复工作中,并牵头组建云南林学院。在这一过程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协调各方资源,不仅推动了高等林业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更培养了一大批适应云南林业建设需求的专业人才,为后来云南林业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工作储备了重要力量。

1981 年,张贡臣走完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从革命年代的舍生忘死,到建设时期的鞠躬尽瘁,再到逆境中的坚守与新时期的作为,他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展现了白族儿女的家国情怀。他的精神,如同滇西的青松,始终挺拔,激励着后人在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阅读0
分享
下一篇:杨葆焜
上一篇:杨文华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