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珠:想缝什么就缝什么

又凡
2024-08-20
来源:又凡

大理的端午节,街道尤其漂亮,因为除了五彩线和雄黄药包,到处都是布扎琳琅满目的小摊,花花绿绿,有小猴子、小老虎、小马、八角、绣球、佛手柑、荷包、小羊……里面填满艾草,满街艾草微显清苦的香。

这些布扎绝大多数都是城里人家缝制的,城里人清闲,又有摆摊的近水楼台之便,所以一年缝下来,一个端午节就让四乡八邻的人上街全买走了。他们辛苦了一年,图的就是给小孩子买个热闹,挂在肩上,戴在胸前,又好看又趋蚊避邪,说到头是骨子里那点儿生活情趣。

640.webp.jpg

赵怀珠近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怀珠1947年生于剑阳古城,自小受母亲影响,十三四岁开始学习缝扎,到1970年大儿子出生,缝扎出第一串布偶,共8种吉祥物,后来女儿出生也挂,孙女在昆明出生还挂,直到有一天不慎遗失,让她在快70岁,和我们聊起时,仍然惋叹不已。

那是2016年一个初冬的晚上,我们冒昧来到赵怀珠家,在剑阳古城西门街外,一条小巷子里。院子不大,大门口挂着一个铜牌,上面写着“剑川赵怀珠民族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字样,院里收拾得整整齐齐,花果盆景错落有致,堂屋里挂着包括赵怀珠赠送布扎给回良玉总理,与全国政协、中宣部、文联领导,以及很多国内外友人交流布扎的照片。时间往前推至大约1994年,赵怀珠的布扎,还曾经由相关部门,赠送给李鹏总理。

640.webp (1).jpg

布扎儿童帽

在大理,缝布扎的人很多,不一样的是赵怀珠突破传统,“想缝什么就缝什么”,把布扎从技术活上升到艺术的高度。1987年,赵怀珠第一次突发奇想,把公鸡放大,从核桃那么大到足球那么大,想来容易,缝扎起来还是种种困难。那只第一次被放大了的公鸡,至今还摆在老人客堂,她说:“第一次放大的公鸡,不能卖!”

尽管赵怀珠说不上为什么,但知道不能卖,就像她正在进行艺术创作,但自己并不知道,比如,前几年上老年大学,她受到老师启发,想缝扎一组渔、樵、耕、读的布偶,就请剑阳古城一位老画家给她画,那老人回绝了她,因为他认为不可能缝得出来。

640.webp (2).jpg

布扎鸡

赵怀珠于是想了又想,看到窗帘上的柳树,便把钓鱼老翁旁的树缝扎成它的样子;读书人骑在牛背上,是她小时候听到的放牛娃整天在牛背上读书、后来考上大学的故事。这样,边想边缝,终于把渔樵耕读创作出来,再给那位老画家看,他盛赞说:“太震憾啦,比想象中还经典!”

那一年,正是赵怀珠60大寿,这组渔、樵、耕、读自己留下了,她说:“卖得的钱,我很容易就花光了,但钱买不回我的60岁,要留着!”

640.webp (3).jpg
布扎牧童

赵怀珠通常都是凌晨5点早起缝扎,直到上午8点,因为:“白天我要领娃娃!但白天有时间,我也不缝!”

在她缝扎鱼、樵、耕、读中的牛时,非常懊恼地发现牛角“安排不下去”,于是丢了好长时间。一天半夜,她4点醒来,仿佛梦中有人告诉她要这样缝,懵懵懂懂也不知怎么回事,心里突然明白了,便起来一口气缝扎完牛角,果然栩栩如生。

640.webp (4).jpg

布扎绣球

最近这段时间,赵怀珠在缝扎马帮,计划缝两队,一队正在行进,另一队卧地休息。剑阳古城地处茶马古道要塞,在她还很小的时候,总是有马帮经过,有时大雪封山,就在她家门口停留,一停就是半年,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她缝扎的马帮,色彩、形态、细节,都值得细细考究,比如头骡敲的“崩”字,以及后面骡子敲的“哩”字,当时马帮“崩——哩——”敲着前进,如果前面敲“崩”,后面的“哩”没有声音,就表示后面出了问题。

640.webp (5).jpg

布扎小马

因此,马帮组扎的意义在于,再现当年的马帮生活,这和文学、绘画、雕塑作品的艺术造诣异曲同工。

缝扎的手艺,过去是不外传的,因为“徒弟上路,师父没路。”但“蒲公英工程”的一位老师告诉她,徒弟和学生是两回事,她想想也对,不传下去留着干什么,自己的儿女又不学,所以她开始开培训班,截止目前共15期,培训1000多人,学生按她的方法缝扎,作品交给她,统一销售,布扎产业在剑川已小有规模。2014年,赵怀珠被评为布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前不久,赵怀珠还寻来麦秆,打算把儿时熟悉的草编技艺再进行探讨。70岁如斯,敬佩!

阅读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