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思英
大理文经帝段思英,大理第二位皇帝,944-945年在位,年号文经(945),所以史称文经帝。大理段氏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从段氏世系可以看出,它的命名是世代以一个字相重,如"思"、"素"、"正"、"智"等,同时辅以连名,如"思廉-廉义"、"智祥-祥兴-兴智"等。944年,段思平的儿子段思英即位,可惜好梦不长,在位仅一年,就因权位之争被废为僧。
基本信息
本名:段思英
所处时代:大理
民族族群:白族
在位:944-945年
年号:文经
人物生平
按照《滇史》里的记录,段思英是个极其荒淫昏庸的皇帝:"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据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玉明所著的《大理国史》所述,段思英的性情是否暴戾,除《滇史》外,其它各史均无记载;至于淫乱到什么程度也有待考证。因此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应该都不是段思英被废的主要原因,倒是"变易旧制"这第三个原因颇耐人寻味。段思英将其母杨桂仙封为"榆城宣惠圣国母",不是一个单纯的尊母行为,而是推崇杨氏势力的信号,这显然与段思平立国时以董姓为重要依靠的方针有悖,所谓变易旧制,应该就是指这一变化。
董氏为滇中旧族,是段思平改朝换代时的主要依靠力量,董氏的代表人物董迦罗乃段思平的军师,与段思英之叔段思良关系不一般。大理建立后,董迦罗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权在握的相国。段思平死后,段思英企图抬高杨氏势力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董氏势力的威逼,而段思英的所作所为,势必引起以董氏势力为首的各政治势力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董迦罗自然与和他相交甚深的段思良结成了利益同盟。
文经元年(945年),在位仅一年的段思英被段思良与董迦罗废黜,段思良自立为帝。《滇史》称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好像有点类似后来北宋所谓的"金匮之盟"中"国当立长君"的味道。此后思平、思良兄弟的后代间交替争夺大理帝位,导致大理之后有多名皇帝被废黜或退位。当时中原仍处于五代时期,离宋朝那著名的"烛影斧声"事件还有数十年的时间,然而大理却先预演了一出类似的戏码。
段思英是首位被废黜的大理皇帝,之后在崇圣寺出家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