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统治云南时期是云南人民的苦难史,朱元璋的“焚书坑儒”让云南彻底忘却故国历史

大不列滇
2024-08-18
来源:大不列滇

为什么说明帝国统治云南时期是云南人民的苦难史?

明帝国统治云南的历史当然是云南人民的苦难史,站在云南的视角,对于那个残暴腐败的明帝国,必须予以历史否定。

很多云南朋友有一个误区,在他们眼中,由于清军入滇时进行了大屠杀,所以仇清拥明是理所应当的。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稍微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明帝国在云南将近三百年的统治,除了带来饥饿,屠杀,苦役,战争之外再无其他。明帝国对云南的残暴统治几乎毁灭了南诏大理的近六百年的文化。如果云南人民仅仅是因为明朝贡献了几个像点人样的官员就歌颂明朝的话,那还不如歌颂元朝,至少第一,元朝没有做出毁灭南诏大理的史书的反文明行为。第二,元朝在云南的地方官赛典赤对云南的贡献超过之后几百年任何一位流官.尽管如此,云南人民也不应忘记忽必烈征服云南时所犯的暴行,更遑论一个对待云南远远比不上元朝的明朝。

说起云南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国的首都位于阳苴咩城【今大理古城西部】,该城最为悠久,也最为辉煌,是当时云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南诏国,大理国的时代,云南历史上几乎没有发生过饥荒,也没有过大型流民起义造成的人口减半的“大洪水”。无论中原历史上出现过多少次掠夺与杀戮,出现过多少次人口大灭绝,云南在崇山峻岭的保护下都能安然无恙,如同西南的世外桃源。

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南诏国王与本地百姓存在着有机联系,南诏成为了一个东亚举足轻重的国家,并迅速登上历史舞台。南诏正面全灭玄宗时代的二十万唐军,一战干掉十万吐蕃军活捉五个王,东进伐唐,取安南,扫广西,破成都,横扫四川八百里,唐人哀叹被南诏打得节节败退的无能为力:“守隘一夫何处在?长桥万里只堪伤。纷纷塞外乌蛮贼,驱尽江头濯锦娘““大渡河边蛮亦愁,汉人将渡尽回头。此中剩寄思乡泪,南去应无水北流。”“越巂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变为蛮。冤声一恸悲风起,云暗青天日下山。”。在整个唐帝国时代,南诏就是中原王朝的最大敌人,而唐军反击却始终不能出国境,在南诏打击下,唐帝国几乎亡国。南诏在东南亚的国际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公元832年,南诏派大军攻入骠国【在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下游卑蔑附近】都城,骠国大败,国王被俘,骠国重要的沿海重镇大多都被南诏占领,,骠国从此成为南诏的自治邦。公元858年,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攻打骠国,南诏援助骠国,打败了狮子国军队,夺得原骠国国宝——释迦牟尼真身佛牙舍利,并将其供入三塔的主塔千寻塔中。毫无疑问,南诏时期,云南的历史是一个辉煌夺目的时期。

大理代南诏后,对周围国家保持了将近三百年的友好政策。蒙元入侵大理后,大理并没有出现类似宋朝丁家洲之战主帅不战而弃几十万大军先行逃跑的荒唐故事。大理的高氏幕府选择为了保卫主君和云南百姓而与蒙古大军殊死作战,宁死不屈。大理相国高泰祥兵败被俘,临刑高呼“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陨首,吾事毕矣!”,忽必烈都惊叹其为忠臣,对其后代“许以世其官”。后来,高氏子孙有的被封为姚安、鹤庆等地方的土司,世代承袭30多代,直至改土归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南宋一干武臣,宋亡后,元世祖曾问一干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忽必烈对高泰祥的敬重和对南宋诸臣的鄙薄,也从一方面体现了大理国和宋国道德层次的差距。

蒙古征服大理的过程中,虽然有少数屠杀,但是征服大理国后,却未对云南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元朝仍然委任段氏做“大理总管”,授予其在云南拥有自治权。云南在元朝仍是一块人间乐土。 世界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这样记录他所见的云南景象的——“到达省会,名雅岐(鸭池,即昆明),系一壮丽的大城。城中有商人和工匠,为杂居之地,有偶像崇拜者、聂斯托利派基-督徒、萨拉森人或回教徒,但偶像崇拜者人数最多。本地米麦生产甚丰……” 王升在《滇池赋》里是这样热情歌颂了繁华的云南——“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迨我元之统治兮,极覆载而咸宾。矧云南之辽远兮,久沾被于皇恩。惟朝贡之是勤兮,犀象接迹而駪駪。如此池之趁海兮,亘昼夜之靡停。因而歌曰:万派朝宗兮,海宇穹窿;圣神膺运兮,车书大同。” 然而,这个繁华美丽的云南,怎么在历史上消失了呢?

随着明帝国的建立与侵略,云南的繁荣便迅速终结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建立明帝国。这个明帝国的核心,是由一批邪教徒裹挟流氓无产者形成的战斗组织,朱元璋残暴的流寇军队吞并了深得百姓爱戴的张士诚,陈友谅保卫的江浙和福建地区,灭绝了东亚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人口。丧心病狂的明军甚至发明了烤人排这一大“专利”,其耸人听闻程度几乎让后世的纳粹军队感到汗颜。残暴的朱元璋用刀架在人脖子上逼人出仕,发明了“不为君用”这一说法,在朱元璋的眼中,凡是想做隐士,不愿意加入明朝官僚系统的士大夫,统统都应该屠杀殆尽。不少儒家士大夫为此身死家亡。朱元璋时代的农户,禁止自由迁徙,禁止擅自改变职业身份即籍,并展了学大诰运动,给大家规定了起床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并且安排德高望重的人来监督,要是有人胆敢睡懒觉、做白日梦、干私活,不仅这个人要被惩处,连监督他的老头也得受连累;他让老百姓们都得互相监视以便集体进步,谁要是敢天天藏在家里有什么事情不做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被认为是奸人,而受到处罚,违背他的大诰训令轻则“家迁化外”,重则凌迟、刷洗、抽肠、剥皮、黥刺、阉割、挑膝盖、锡蛇游。

朱明在统一关内后,开始把魔爪伸向了西南边疆。元帝国从大都败退时,在云南这个地方还驻守着元朝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军队和自治的大理总管段功。在元末大乱的情况下,云南由于段功和梁王的联合,击败了想要入侵云南的红巾流寇,保卫了云南的太平。然而梁王却猜忌段功想要吞并云南全境,竟然毒杀了段功。结果大理段氏正式与梁王翻脸。引发了云南内战,便宜了明军的入侵。1381年,明朝出动30万大军,正式入侵云南。1382年,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段氏就擒,明军占领了云南。云南百姓正式落入明帝国的手中,云南开始了自己的悲剧时代。

一、毁史与破坏

“欲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朱元璋在征服云南后,首先做的一件事便是毁灭云南历史,明朝攻克云南后,在大理实行文化灭绝政策。明军将大理所有有文字记载的书籍全部收缴后,“在官之典籍,在民之简编,全付之一炬(《滇系•典故系》)”;而大部分有关南诏和大理历史的碑记木刻,也尽可能砸毁。这种罪行比“焚书坑儒”有过之而无不及。大理国开国者段思平故居所在的文阁村,也被明军夷为平地,村后的莲花山,则被当作是段家的龙脉,被明军削去了整整一个山头。众所周知,南诏国,大理国,元属云南时期,云南几乎保持了类似中国春秋战国式的将近600年的封建自治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东亚大陆出现了政治空前开放、经济空前繁荣、思想空前活跃、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许多思想文化遗产,如孔孟老庄等学者的重要思想,直到现代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为今天中华文明的象征。可以想象,在中原帝国一步步迈入衰老的同时,云南在南诏大理统治时期却保留了“小春秋战国”的青春活力,也绝对产生了云南自己的孔孟,周公,司马迁。

南诏和大理并非如同后世史书污蔑的那样是一个野蛮国家。相反,南诏,大理的文学,史学都是具有一定高度的。从《南诏图传》题记可知,南诏时期已有《张氏国史》,《巍山起因》,《铁柱记》,《西洱河记》等史书,由樊绰《云南志》可推知,南诏有专门的史官编写史志,对史书的编篡达到了较高水平。

《南诏图传》局部

从《护法明公德运碑》来的记载来看,大理国也是具有专门的修史机构与史官的。南诏和大理的这些《国史》,在元朝尚可见到。然而明军到了云南后,这些古籍全部遭到付之一炬。除了销毁书籍和档案外,明朝还系统的对残存书籍和档案,进行篡改。明臣杨慎更是把云南流传很广的史书《白古通记》篡改为《滇载纪》一书。直到今天,我们只能根据这些被篡改的史书,来凭吊那个从历史上几乎被消抹的南诏和大理以及它们产生的云南文化。朱元璋破坏云南文化艺术的行为,与希特勒杀害捷克画家穆夏,斯大林枪毙乌克兰民间流浪艺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二、 战争与屠杀

明军开始征云南时,云南有三大地方势力,即滇东梁王,滇西段氏,滇南麓川,麓川是一个傣族先民【泰族】建立的国家。在梁王和段氏灭亡后,鉴于实力的悬殊,麓川开始选择向明朝称臣。1399年,麓川国王思伦法去世后,其子思行法继位,各地泰族头人准备脱麓川自立时。明朝不但没有保护属国的稳定与安定,反而乘机册封这些泰族头人,分割出木邦(今缅甸掸邦北)、孟养(今缅甸克钦邦)、孟定(今临沧耿马)、大侯(今临沧云县)、南甸(今德宏梁河)五土州府和潞江(今保山潞江坝)、湾甸(今保山昌宁)、孟连(今临沧孟连)、者乐甸(今普洱镇沅)五长官司,使麓川辖地仅剩勐卯、陇川等地。这种行径无非就是想把云南最后的自治势力麓川给彻底分割,然后逐个吞并,必然会引起麓川的愤怒。1413年,思行法让位于其弟思任法,麓川经过多年的养精蓄锐,于1428年对明开战,准备恢复祖地。明朝为了对付一个小小的麓川,先后连续发动数十万人对麓川进行进攻,以致“军民连年征进,财务困弊”,“大军经历之地,缘途整备刍粮”加上明军“全无纪律”。因而造成了“麓川三大役,骚动几半天下”,导致了贵州发生了20多万人的大起义。可笑的是,明军三次征讨麓川,却仍未彻底吞并麓川这个小国,最终却以盟约形式结束战争。

在麓川与明的战争中,非常值得一提的便是明军在战争中的暴行。1441年地第一次征麓川之役,便有10万麓川军民倒在了明帝国的屠刀之下。明军攻克麓川寨后,更是“焚溺数万馀人”。明军素质低下,枉杀和抢掠及其严重。一个滇南小国,遭到如此浩劫,诚可悲乎!

16世纪起,在明帝国的残暴殖民统治下,云南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为此,云南历史上多次发生武力或非武力抗争。明朝为了巩固在云南的统治,采取拉拢土司,“以夷制夷”的方法,通过给予一些土司好处来鼓励他们镇压云南人民。颇似后来清军利用汉军征服江南反清政权。下面是16世纪以来的云南抗明斗争:

1500年,寻甸人民“杀官夺印”,遭明军镇压。

1507年,师宗发生彝族起义,明国派武定的彝族土司进行镇压。

1514年,弥勒彝族发动起义,明政府镇压后,又“置之城堡,分军守备”

1515年,施甸“蒲人”发动反明斗争。

1515年,十八寨彝族人民发动反明起义,明军竟然采取杀光的残酷手段,而且最终竟然砍下樵夫的头去领赏!

1529年,昆阳,新兴【玉溪】的庄户联合彝族反动反明起义,参加者万人以上,坚持三年,惨遭镇压。

1557年,莽甸不堪明朝的征粮过急,发生起义。

1574年,莽甸彝族再次起兵,明军镇压后,实行“立营戍守”的残暴军管政策。

1622年,罗平各民族起义,三次围攻罗平州城。1623年,起义被残酷镇压下去。

明帝国不仅残酷镇压云南人民的起义,而且无力保护云南不受缅甸侵略。

1583年,缅军“分道入寇,伤残数郡,蹂嗬一方”,留下一片“白骨青磷”,以致数年以后,人犹切齿。《西南夷风土记》说:“应里(缅王莽应里)性极惨刻,凡有罪者,群埋土中,露头于外,以牛耙之,复复以柴草,举火焚之,彼此纵观以为乐。江头城外有大明街,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慰被携者亦数万,顷岁闻天兵将南伐,恐其人为内应,举囚于江边,纵火焚死,弃尸蔽野塞江。” 缅甸“尽并孟养地”。至此,孟密、木邦、孟养等大片土地都沦于东吁王朝统治之下。在明代云南地方被缅甸侵占而去的领土足在十多万平方公里以上!明朝在缅甸的六慰全部丢给了缅甸!

在明缅战争中,还出现了一件极为痛心的事。明军杀良冒功的毛病始终不改。金腾兵备道、万历年间的大儒李材就干过这个勾当,他在明缅战争中,自称斩首缅军千余,但后来在云南巡按御史苏瓒的揭发下,发现李材的战功几乎都是编造的,李材所斩获的人头,几乎都是“夷商”,“妇孺”。无耻的李柴甚至污蔑顺从明帝国的阿坡寨是反贼,把阿坡寨两千人全杀光去领功!

可以看出,云南人民反抗明帝国的殖民统治几乎是与这个政权寿命相始终的,而明帝国给云南人民带来的,除了战争,就是屠杀,或者把云南人民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割让给缅甸。

三、 腐败与暴政

明帝国在云南的腐败和暴政是从殖民云南之初就开始的。

很多人都知道郑和,但却少有人知道郑和的过去,郑和是云南人,在小时候就经历了云南沦陷这一大变故。明军占领云南后,首先就对俘虏的蒙古和穆斯林俘虏进行阉割。他们许多人成为太监,明人强迫他们成为明朝皇室的奴仆。其中一名就是郑和。郑和的惨剧毫无疑问是云南人在明国刀俎下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体现,更是明帝国的耻辱。阉割异族的小孩,然后将其送入宫中这种反人类措施是明朝一贯的对“异族”政策,将这一项反人类政策正式推广向云南的第一个朝代也正是明朝。

被明朝强制移民往云南的汉人军户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这些可怜的军户携带家属被朱元璋“安置”云南后,被要求即入军籍,不得改变,也不得逃亡。并世世代代相承为军。这些可怜的人们被迫抛弃自己的家乡,来到一个被明朝“重点关照”的边疆,进行“军屯”。很快,明朝的卫所长官便明白,比起军务来说,役使这些“兵奴”来中饱私囊是一种更好的发财手段。很快,由于不堪忍受明军卫所中的沉重的负担和残酷的压榨,大量军户冒着杀头的危险也要逃离军籍。朱元璋时代驻云南军队有两万,明英宗时代,云南的明朝驻军就跑了只剩三千。保留军籍的军户毫无疑问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楚雄的军户甚至严重到了卖儿卖女的地步。脱离军籍的军户成为了流民,使云南的散沙化进一步加深。

明朝在云南的流官也是十分贪婪的,他们大肆侵占民田和屯田。如顺昌伯王佐占据官民田地,都督袁宇侵占官民屯田一千亩,私役百姓耕种。各州府,县的流官更是强取豪夺,把百姓田占为己有,同时放贷取利。明朝军官为了夺取云南百姓自家的土地,更是“诬私为公”,把百姓的私田成为“屯田”,强行霸占,同时把军户当作农奴使用。一个在云南镇守的太监杜唐,都可以做到每年搜刮“民财以万计”,那么其他的流官对云南的剥削和压迫,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明代云南银课及其在全国总额中的百分比

明帝国在云南最为臭名昭著的恶政就是矿课。这是因为云南诸矿闻名全国,明帝国自然不会放弃掠夺云南的资源。明帝国为了垄断云南银矿的开采权,分别在昆明,楚雄,大理设立银厂提举司,征收矿税,甚至派“御用监”(太监)监督各矿,保证矿税的征收。由于时代的科技条件限制,开采方法比较简单落后,在采矿初期,洞矿浅多,得银容易,可以完成矿税的课额。后来洞深矿少,开采难度加大,银课便难以完成。可是明帝国始终不愿意放松勒紧云南脖子上的线绳,矿课征收有增无减。于是明朝驻云南的卫军竟然大部分都“充矿夫”,这些矿夫的命运是悲惨的,他们要么在银矿的洞穴内“瘴毒死”,要么卖儿卖女来补偿矿课。万历年间,明帝国的王元翰在《滇民不堪苛政疏》中揭露云: "臣惟皇上自兴矿税以来,民间之膏血,无日不输之内帑。民间之怨气,亦无日不积之内帑。” 万历三十四年,云南民变,在地方官员的参与纵容下,云南人民把矿税太监杨荣及其党羽两百人处死后投入烈火中。结果是把明神宗气的干瞪眼,只能用绝食数天来表示抗议。而明帝国却始终不放弃对云南杀鸡取卵的掠夺政策。所谓“金取于滇,不尽不止。”从云南掠夺的黄金,大多供明帝国皇帝挥霍使用,如明神宗死后在其棺木所放的大量金银珠宝。其中大部分都是出自云南金矿。世界上多数人只知道秘鲁金矿里飘荡着印加人的亡魂代表了西班牙人的罪恶,却不知到明帝国在云南开设的每个矿山里面都有无数云南儿女的血与泪!

与明帝国在其他统治区相比,云南的地租负担尤为严重。1581年,大理农民耕地四亩,年纳谷九石。而明朝的田地产量,即使是肥沃的长三角,都“每亩之收,不过三石,少则一石有余”,大理地区年产量最高也不会超过每亩二石五斗。以此计算,云南的地租率竟然高达90%以上!

除了沉重的地租以外,云南人民头上还有名目繁多,不堪重负的徭役。“每遇征调,则征兵于农......鬻儿破产,并数家之力,尚不成行。”云南诗人高桂枝更是用诗歌来哀叹云南人民在明帝国的统治下生不如死的悲惨遭遇。“屯苦守,练苦行,卫兵不足调土兵,输刍挽粟及乡民。军耶!民耶!都应役,千家只有十家存。”“挑河复挑河,沙碛泪痕多。秋登未可望,筋骨已消磨。”

到了明末,云南的情况已经沦为“顾徭役之外,而有土军。赋外之征,则有银课。劳以极,而役不休。人已贫,而敛愈急。此乃中州所无,而云南独苦者。”云南人民遭受了明帝国将近两百年的奴役与折磨后,再也无法重现当年南诏大理时代的光荣。云南人民已经卑微到开始感谢李定国的严明军纪与不杀之恩。清朝对云南的屠杀仅仅是在谋杀一具已经冷却的尸体而已。真正的云南精华,早就在朱元璋的时代就毁灭了。

而很多今天的云南人,却不可思议地把屠杀自己祖先的侵略者作为英雄来看待,把朱元璋当作自己的民族英雄。不错,我们今天没有必要过于纠结于这段六百年前的历史,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彻底遗忘这段历史,更不等于我们可以不去思考造成这样一种悲剧的原因。

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云南学者,不断的发出各种奇谈怪论,宣称明朝征服云南是历史的伟大进步。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研究历史的,难道成千上万的云南史书和文学作品被付之一炬了,一座座像阳苴咩城那样繁华的城市只剩考古遗址了,不是文明的倒退,反倒是一种伟大的进步?难道云南古典文明灭绝,由马可波罗都为之赞叹的地方沦落为军户和矿工的地狱,不是文明的倒退,反倒是一种伟大的进步?难道数以万计的云南人民被屠杀,家庭的破碎,不是文明的大倒退,反倒是伟大的进步吗?

朱元璋征服了蒙古人色彩斑斓的遗产,却留下了一个无比单调的世界。明人能够读到的只有朱元璋颁布的残酷的法令,就算朱元璋帮助中国吞并了云南,又有什么意义呢?

伴随李自成的进京和大清的入关,十余万明朝皇族几乎被屠戮殆尽。明人在清人的手中,也尝到了剃发易服的屈辱和羞耻。

明朝的历史,是一部云南人民的苦难史。站在云南人的视角上,对于那个残暴而腐朽,灭绝了云南古代文明的明帝国,应该给予坚决的否定。对云南人来说,比起所谓的“明亡之后无华夏”,“明兴之后绝段统”才更值得扼腕叹息。喜欢历史人物是自己的选择,但是云南人民不应该犯 “犹太人歌颂纳粹,柬埔寨赞美赤柬”的荒唐错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大不列滇,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阅读6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