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过不去的坎儿:南诏

网络
2024-08-18
来源:网络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太宗、唐高宗相继开创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然而,如此繁荣强盛的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却迅速衰落,一蹶不振,虽然之后有两次中兴,但都不复以往的辉煌和气势。人们只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实早在安史之乱以前,在云南发生的天宝战争就注定了这一结局。而天宝战争的主角——南诏,好比大唐一根哽在喉中咽不下的刺、一道横在眼前过不去的坎。

“唐标铁柱”

在成为大唐这道过不去的坎之前,南诏不过是洱海地区一个普通的乌蛮部落。因地处六诏的最南端,便称为南诏。南诏归顺唐之前,在今天的漾濞江畔还发生了一件载入史册、被后世文人学子津津乐道的大事。

我们都知道,唐和吐蕃是一对亲家,也是一对冤家。初唐时期,唐和吐蕃在河湟一带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这场争夺战逐渐蔓延到了云南。洱海诸蛮就在这两家之间摇摆不定。唐高祖李渊称帝后,为招抚云南,立即释放了爨翫之子爨宏达,爨翫被隋朝斩杀,李渊准许爨宏达运送父亲的骸骨返回故土安葬,还任命他为昆州刺史。爨宏达对唐朝甚是感激,回到爨地之后,积极联络两爨诸部归顺唐朝。公元680年,吐蕃势力南下,攻陷安戎城。随后,吐蕃势力进入西洱河地区,西洱河地区许多部族迫于吐蕃威势,相继叛唐,投降吐蕃。唐王朝在云南的统治岌岌可危。神龙元年(705),监察御史李知古向皇帝上奏说,姚州地区诸蛮已经叛降吐蕃,应该发兵攻打。皇帝随即派遣李知古率领剑南地区军队前往西洱河地区。李知古在西洱河地区修筑城堡,设置州、县,并且试图诛杀蛮部首领。激怒了西洱河地区诸部首领,随即向吐蕃求助,带领吐蕃军队进入西洱河地区与李知古交战。吐蕃军队打败李知古之后,意图进攻四川地区。唐王朝立即命诏灵武监军右台御史唐九徵为姚嶲道讨击使,率领军队进攻吐蕃在西洱河地区的势力。之前,吐蕃为了打通与西洱河地区的联系,在漾濞江上修建铁索桥,并且还修筑城堡,派遣重兵镇守。唐九徵数战皆胜,攻破吐蕃据点之后,拆毁城堡,焚毁铁索桥,立石碑,建铁柱,以彰显功绩。并在铁柱上刻疆界地图、地理情况,就像是今天的界碑一样。这就是大观楼长联“唐标铁柱”这一典故的由来。

除了唐九徵所建的这根铁柱之外,云南弥渡县还有一根“白崖铁柱”,相传是诸葛亮南征的时候留下的,铁柱上面刻着日月星辰云雨雷电等事物,号称天尊柱。当时的洱海地区,除了有被统称为乌蛮的六诏外,还有被称为白蛮的一些部落,白子国就是这些白蛮部落所组成的松散酋邦。传说当时白子国的国王张乐进求听说观音授命细奴罗为国王,很不高兴,便召集诸部酋长,把细奴罗约到白崖铁柱。为了证实细奴罗到底有无神助,张乐进求可谓是煞费苦心了。当一只神鸟飞到细奴罗的肩膀上,八天不飞走,张乐进求被惊得心服口服,于是便把王位让给细奴罗,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真实的历史是,细奴罗在唐的支持下,兼并了他的邻居白子国,仅此而已。

面对吐蕃咄咄逼人的态势,唐王朝被迫转变应对吐蕃的策略,开始在西洱河地区选择势力加以扶持,以此来抗衡吐蕃。南诏成为唐朝积极扶持的对象。随后,南诏在唐支持下征服河蛮,兼并白子国,取得了洱海边最富庶的地区。

火烧松明楼

随着实力逐渐强大,南诏胃口也越来越大,想吞并其他五诏。唐玄宗开元末年,皮罗阁继任南诏首领,唐为了拉拢皮罗阁,加封皮罗阁为“特进云南王、越国公”,开府依同三司,并且赐名蒙归义。皮罗阁也加紧统一洱海的步伐。在统一六诏的过程中,产生了“火烧松明楼”这一残忍狡诈又凄美动人的云南版鸿门宴加孟姜女的故事。

相传,这六诏本就是一家人,然而随着南诏的逐渐做大做强,皮罗阁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为了吞并五诏,皮罗阁心生一计。他先是命人用松树易燃部分建了一座松明楼,到了这一年的传统节日星回节,就以祭祖为名,约上其他五诏首领一起祭拜祖宗,顺便一家人吃吃饭喝喝酒。接到邀请后,邆赕诏国王皮逻邓的妻子慈善觉察了其中的蹊跷,死活不让皮逻邓去。皮逻邓表示,那不行,祭祖不去是有罪的。慈善拗不过皮逻邓,只好让皮逻邓戴上一个铁手镯赴约。皮罗阁见人到齐,就在松明楼设宴招待五诏。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吃饭、喝酒,好不高兴。半夜,当其他五诏都喝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假装喝醉的皮罗阁起身下楼,叫人一把火点了松明楼,喝得烂醉如泥的五诏首领就这样被烧死了。事后,皮罗阁给五诏的妻子送去信报,大体内容是,松明楼着火了,你们的丈夫都烧死了,就我一个人跑了出来,赶快来认领你们丈夫的尸体吧。慈善接到噩耗之后,星夜赶到倒塌的松明楼,徒手挖掘寻夫,十个手指都挖烂了,双手鲜血淋漓,可是这人都烧成那样了,怎么辨认呢?终于,慈善在一具烧焦的尸体寻到了铁手镯,这才算找到丈夫的尸身。皮罗阁见这慈善美丽贤惠又聪明,动了色心。半个月后,皮逻阁带兵把慈善的城给围了,企图以此来逼迫慈善来做他的妃子。慈善不愿意,在城内坚守半个月,最后粮绝自尽了。皮罗阁看到慈善如此忠贞,很感动,便追封慈善为宁北妃。

original-b3a6c4fb1853407005039e72c782250e - 2024-08-18T142602.853.jpg

为了纪念这位忠贞的宁北妃,清代湘潭人张九钺作诗一首:

烧香城中宁北妃,劝君莫爇松明归。

火中照见宁妃血,不是鸳鸯一对飞。

在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六月二十五前夕(白族),人们都会在村里树起一支巨大的火把。夕阳过后,大家吃过晚饭,便聚到火把这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向火把献上祭品,向火把叩头,完毕之后,点燃火把。刹时,烈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男女青年各持火把,见人便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火苗燎向对方,这叫做“敬上一把”。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佑丰收。这便是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据说,大理白族的火把节正是来源于“火烧松明楼”的传说。

天宝战争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这几句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反映的是当时天宝战争唐军的惨状。

唐和南诏不是坚定的反吐蕃同盟吗,怎么两家打起来了呢?原来,随着南诏的不断扩张,最终南诏与唐在争夺爨部这件事上,同盟关系出现了裂痕,矛盾日益激化。

天宝七年(748),皮罗阁去世,唐朝为了更好地控制南诏,便想扶植皮罗阁嫡子诚节继位,谁知道诚节斗不过他同父异母的哥哥阁罗凤,就被流放了。从此阁罗凤就恨上了推举诚节的云南郡太守张虔陀。

天宝九年(750),刚刚即位的阁罗凤带着夫人去成都拜访他的上司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路过姚州的时候,张虔陀不仅侮辱了阁罗凤的妻子,还向阁罗凤索要钱财,被阁罗凤拒绝。于是张虔陀就出口相辱,还向朝廷上奏,说阁罗凤要谋反。此时阁罗凤可谓是愤怒到极点。在后来的《南诏德化碑》中大数张虔陀六大罪状,总结起来就是:一是联合吐蕃来搞我;二是联合我弟来搞我;三是联合爨崇道来搞我;四是不单搞我,还搞我的朋友;五是修城练兵来搞我;六是征求无度,想穷死我。

阁罗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带兵攻打姚州,杀死张虔陀,顺便还占领安宁,城使王克昭战死。

南诏占领姚州和安宁,给了唐朝出兵的口实。于是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奉命率军八万进攻南诏,大军很快就渡过泸水(金沙江),来到曲靖。看到唐军来势汹汹,阁罗凤有些害怕,便派人去跟鲜于仲通解释,这一切都是张虔陀引起的,吐蕃就在南诏后面,整天威逼利诱,南诏都不屈服,咱们两家别打了,吐蕃可是在后面等着坐收渔利呢。到那时,南诏还是不是大唐的,可说不准了。鲜于仲通听了这一通拿着吐蕃来威胁的话,震怒之下,囚禁使臣,继续带兵西进,很快就到了洱海地区。鲜于仲通暗中命将军王天运带兵绕道点苍山西侧,企图两面夹击南诏。此时阁罗凤一面抵抗,一面派人向吐蕃求援。吐蕃愉快地向南诏伸出了援手,两下组成了南吐联军,夜袭鲜于仲通。这一来,唐军惨败,将领王天运战死,鲜于仲通的儿子鲜于昊战死,鲜于仲通自己则带领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回成都。

唐军在云南的惨败,被权臣杨国忠捂得严严实实。他一面谎报说鲜于仲通打了胜仗,一面加紧组建军队,企图再战云南,扳回一局。云南都督兼御史李宓被任命为将,带领着一支临时勉强组成的二十万人的军队,再次出征云南。

李宓带着二十万唐军来到云南后,才发现这活儿不好干。南诏坚壁清野,就是不与唐军决战。那时候云南森林密布,烟瘴很厉害,不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根本适应不了。李宓孤军深入,粮草无着;大部分士兵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一中瘴毒就死掉了。可谓举步维艰,李宓只能退兵。阁罗凤抓住时机引兵出击,杀得唐军一个大败,李宓落得一个“元帅沉江”的下场。

奇怪的是,在今天大理苍山斜阳峰麓,下关北郊,有一白族本主庙,名为将军洞,里面供奉的本主不是别人,正是败将李宓。李宓本是唐将,为攻打南诏阁罗凤而来,但是在今天的白族本主信仰中,李宓却成为了本主之一,受白族人民供奉祭拜,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啊,大战之后,得以幸存的唐军士兵与当地人民通婚,其后代逐渐融入到白族中去,接受了白族的本主信仰文化,李宓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的本主,这就是作为敌人的李宓会成为白族的本主的原因。

南诏与唐三战三胜,实力也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唐作战失利,国力大损。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也从全盛走向了衰落。假设当时唐没有被南诏打得那么惨,以唐当时的实力,平定安史之乱会不会容易一些呢?

在今天大理市太和村西面的南诏太和城遗址内,静静地矗立着一块碑,即德化碑。德化碑立于唐大历元年(766),内容记述了皮逻阁的功业以及南诏被迫依附吐蕃应付唐朝的苦衷。依稀可见的碑文,仿佛是在无言地诉说着那段历史。唐与南诏从最初的合作无间到你死我活,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和则两兴,战则两败。日月交替,沧海桑田,宫阙万间都做了尘埃泥土,当年战场上的厮杀就像从未存在过一般。南诏,这个大唐王朝过不去的坎儿,也随同大唐王朝一起,湮没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中,留给后人万千感慨。

阅读1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