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林/杨德珠:木雕为媒,相伴三十载

又凡
2024-08-20
来源:又凡

万木有灵,从一段树木到一件精品木雕,剑川木匠走过了千年岁月,他们赋予木材巧思卓技,手的温度和木的纹理融为一体,俱荣俱损。

剑川木雕于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赵树林杨德珠夫妇相继被评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640.webp.jpg

对于手工木雕师傅来说,独处是其职业生涯的必修课。枝头喜鹊、池中荷花、赶集老少,都是刻刀下的创作题材,做到形似或许只需时间的积累,形神兼备却要创作者珍惜那颗远离热闹的初心。心静才会更客观地观察热闹,于细微处提炼出动人篇章。

传承人赵树林和杨德珠是幸运的,他们17岁相遇,此后三十年,一直与木头为伴,与对方相伴。

640.webp (1).jpg

时间回到三十年前。剑川县沙溪镇的金花与马登镇的阿鹏来到县城报到,他们成为了县职业技术中学第一届工艺美术班的同学,这座后来培养了无数手工木雕人才的学校,也让志趣相投的两个白族青年走到了一起。

640 (1).jpg

杨郁生、尹德全、陈永发、李鹤仙......这些在剑川美术界响当当的名字,都是第一届工艺美术班的任教老师。赵树林杨德珠是幸运的,在求知求真的年纪,他们遇到了好的引路人。三年时间里,他俩在艺术理论、造型能力、素描基础、写生创作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两人又进入学校为企业定向输出人才而设立的木雕培训班学习。

1992年,赵树林杨德珠以优秀学员的荣誉来到剑川木雕人才培养的第二个摇篮——剑川县民族木器厂工作。在段国梁、尹德全、张金星、刘德辉、尹遇春等诸位大师的悉心教授下,赵杨二人到厂里的各个车间实践学习,最后被分配到旅游工艺品小件车间工作。

640.webp (2).jpg

从理论到实践的路,赵树林和杨德珠走得并不轻松。小件车间所雕刻的旅游纪念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快销品,但手工木雕是耗时耗神的传统技艺,如何让消费者为承载较高技艺的价格买单,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是民族感和设计感,突出这两点,消费者就愿把大理带回家。

在民族木器厂工作的日子,赵树林杨德珠始终相互鼓励,坐两张对桌的他们,从日出到日落,都在讨论和临摹老师的设计图,而后一凿一刀地给木头做减法,浮雕、圆雕、镂空雕于点滴局部间慢慢推开,惟妙惟肖的人物挂件、风景名胜、花鸟笔筒在两个年轻人的手中渐渐成形。那种快乐是知己间的分享,也是恋人的同甘,属于彼此,属于当下。

1998至2000年,已在木器厂佳作频出带徒无数的赵树林和杨德珠相继离厂,2001年结婚后筹备成立了“树林木艺”。夫妻俩经过近20年的合力摸索,形成了古典家具生产、仿古建筑营造、手工木雕工艺品制作等业务版块,夫妻店的发展越来越好。

640.webp (5).jpg

当年在民族木器厂,传承人杨德珠是第一位能雕、能绘、能设计的全能型女性木雕师。如今守在自家的店里,她依然能静静观察一朵花开、一片叶落,一只鸟飞,继而雕刻出《山村印象》《竹林七贤》《嫦娥奔月》这样的佳作,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低调和柔情,家更温暖,路也更好走了。

640.webp (7).jpg

30年,木头连接起赵杨夫妇的缘分,也让他们相信,婚姻就像雕花一样,认真学慢慢雕,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640.webp (8).jpg

小贴士

赵树林传习所地址: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永丰北路“树林木艺”。

阅读47
分享
写评论...